五类交运基础设施,股债属性各一半
交运基础设施共有五类:公路、铁路、港口、机场、仓储。五类资产的共性是稳定的供需环境(资本开支接近尾声且需求波动不大),也因此被市场定义为防御板块,有债的属性。共性之外也有差异,基础设施自然禀赋的差异会通过网络效应、协同效应两个维度影响企业发展,交叉引流、平行分流、基建拓流、定价改革、流量变现构成基础设施价值波动的主要因素。综合来看,交运基础设施股债属性各半,投资方法差异较大。
债属性资产:核心在于稳定,谨防股息陷阱网络规划成熟的资产往往价值更稳定,体现为债属性,股息率对定价的参考性较强。五类板块中,公路财务可预测性最强,最具备债属性投资机会;优质港口成熟期后分红率有望提升,存在路产化的可能;同时成熟期的货运铁路、面向内需的机场、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仓储项目都存在债属性投资机会。考虑股息率=无风险收益率+风险补偿+成长折价的分析框架,应当避免高股息率但风险难以评估的股息率陷阱。
股属性资产:高铁看网络优化,港口看贸易流向,危险品仓库与机场看流量变现交叉引流、基建拓流、定价改革、流量变现构成交运基础设施的主要机遇,平行分流则是主要风险的来源。目前铁路板块高铁、普铁的两网分流与融合看点较多,广深铁路站在分流的尾声和引流的起点,京沪高铁受益于线路结构的调优和价格改革;港口板块则受益于“一带一路”贸易流向的变化和港口整合对定价能力的提升;化工供应链和机场免税的流量变现趋势值得长期关注。
投资策略:积极配置优质防御与“一带一路概念”,出行高景气广深铁路、京沪高铁持续受益配置价值: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基础设施标的,其股息率/十年国债收益率仍位处历史中枢的中上沿,在经济预期不稳定的环境下具备防御价值,同时核心枢纽港口具备一带一路主题配置价值;
投资价值:短期看景气度,客运优于货运、铁路优于机场,重点关注疫后修复弹性标的京沪高铁、普铁资产价值重估的广深铁路;中长期看流量变现能力,机场免税消费驱动,增长具有一定韧性,危险品供应链生产驱动,增长弹性更大。
交运基础设施属性不同,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各具投资价值,维持交通运输行业“推荐”评级。
风险提示
宏观方面:经济大幅波动、地缘政治冲突、能源危机、欧美深度衰退等;行业方面:需求增长不及预期、重大政策变动、竞争加剧、行业事故等;公司方面: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、分红政策调整不及预期等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(责任编辑:王丹 )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最新评论